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于2010年8月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设立。自2011年启动招收以来,工作站已连续招录、培养14批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站现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院校科研机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实行双导师培养模式。
工作站鼓励在站博士后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跟踪研究国际征信和动产融资领域前沿,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征信和动产融资事业发展道路,以课题研究为驱动,追求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创新,为央行征信和动产融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方案。根据发展需要,工作站现面向社会公开招收2025年博士后研究人员,热忱邀请优秀博士毕业生加入。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申请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违法违纪等不良记录;
2.2025年应届博士毕业生或取得博士学位时间未超过3年(截至2025年7月),年龄在3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
3.具备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条件(在职人员须在进站前与现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并解除人事关系);
4.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流畅的英语阅读和交流水平;
5.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敬业精神,能够尽职尽责地完成博士后科研工作;
6.具备相关研究方向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二、研究方向及专业需求
1.国内外征信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基本要求:系统梳理全球代表性经济体的征信业法律法规与数据产权制度,跟踪国际征信业立法和监管的最新发展趋势,立足我国征信业发展实际,比较研究征信业法律和监管框架的立法精神和内涵特质,分析法律法规如何适应征信市场发展变化,如征信数据共享新需求、征信业务模式创新、消费者征信权益保护新挑战及征信市场格局的新变化等。
专业需求:民商法等法律相关专业、经济金融专业。
2.动产融资领域法律问题研究
基本要求:结合动产融资业务实践,就动产融资监管及法律政策、动产融资细分领域相关法律问题、保理与供应链金融立法前沿、国内外动产融资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等课题展开研究。
专业需求:法律专业,民商法、经济法相关方向优先。
3.服务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征信产品创新研究
基本要求:结合征信业务需求,应用征信数据和替代数据资源,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面向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等领域开展企业画像等征信创新产品研究。
专业需求:经济金融、计算机、数据挖掘等相关专业。
4.资金流信用信息等征信替代数据应用研究
基本要求:研究推动资金流信用信息的应用,推进资金流信用信息与金融机构授信风控等各业务环节、场景深度融合应用。研究其他高价值替代数据类别、采集共享模式与应用方式,更好释放数据价值服务市场主体的融资活动。
专业需求:计算机类、统计类、经济金融等相关专业。
5.新技术在征信和动产融资领域的应用研究
基本要求: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结合征信和动产融资数据资源与业务需求,探索金融科技在产品研发、数据治理、非结构化数据分析、智能化坐席服务系统、运维功能模块开发、数据安全等场景的应用。
专业需求:计算机、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数理统计、经济金融等相关专业。有数据挖掘、自然语言AI模型、机器学习、模型平台搭建相关经验者优先。
6.供应链金融生态的构建和优化
基本要求:研究整合供应链中的数据资源、建立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协同机制,构建优化开放共享的供应链金融生态,提高动产融资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
专业需求:经济金融、工商管理等相关专业。
7.基于征信和动产融资数据的中宏观经济研究
基本要求:深挖征信及动产融资数据价值,结合宏观政策导向和经济热点问题,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开展信贷市场专题分析,使用计量模型等方法研究构建各类信贷预测指数等,拓展中宏观研究产品体系。
专业需求: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算机等相关专业。
8.征信及动产融资数据治理研究
基本要求:以服务应用为导向,研究建立征信及动产融资数据治理体系,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探索提升数据治理目标传导效果与数据分析应用水平,更好释放数据价值。
专业需求:经济金融、数据科学、计算机、数理统计等相关专业。
三、申请材料
1.博士后申请表与报名登记表;
2.两位相关学科博士生导师或相当水平专家的推荐信;
3.博士后研究计划书(请根据上列研究方向确定具体选题和研究切入点,格式不限,至少应包括所选研究方向及题目名称、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研究创新之处、研究任务的时间安排等内容,不超过5000字);
4.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生需提供毕业生推荐表复印件);国(境)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需提交由我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和教育部出具的博士学位认定证明;
5.博士学位论文与三篇学术代表作(如应届毕业生博士学位论文尚未完成,应提供博士学位论文初稿或开题报告);
6.身份证正反两面复印件。
四、其他事项
1.申请人须确保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并于2025年4月21日前将上述全部材料的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工作站将对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申请人个人信息仅用于本次招收,工作站对申请人信息严格保密,申请材料恕不退还。
2.工作站将根据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统一组织面试,择优录取。面试重在考察申请人的综合素质、专业基础和研究能力。面试安排另行通知。
3.培养模式:本次招收录用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将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或国内知名高校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
4.相关待遇:博士后研究人员工资、社保、落户等按照国家和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有关规定执行,另可按规定享受上海市及浦东新区博士后相关资助。
5.工作地点:上海。
五、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1-20679057
联系邮箱:zxzxxc@pbc.gov.cn

2025上海地区银行招聘交流群:782408927

原标题: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5年度招收公告
文章来源:http://www.pbc.gov.cn/rmyh/105208/5597963/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