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银行新闻 > 行业新闻 > 影子银行不破不立

影子银行不破不立

发布时间:2014-02-17 16:10  来源:行业新闻 查看:打印  关闭
(www.sinusindia.com)温馨提示:凡告知“加qq联系、无需任何条件、工作地点不限”,收取服装费、押金、报名费等各种费用的信息均有欺诈嫌疑,请保持警惕。
2017年银行校园招聘网申模拟系统是全国首个网申智能评分系统,帮你网申通过率提高5倍
点击参加

  2014年将迎来信托到期高峰,随之而来的兑付风险在不断加剧,谁会打破影子银行“刚性兑付”的潜规则呢?

  中国社科院此前发布的《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3》表示,即使采用最窄口径,去年年底,影子银行体系规模达到14.6万亿元(基于官方数据)或20.5万亿元(基于市场数据)。前者占G DP的29%、占银行业总资产的11%,后者占G DP的40%、占银行业总资产的16%。

  如此高的存量规模,如果影子银行发生系统性风险,对整个金融体系将带来巨大冲击。但是,在风险已经累积到相当程度的现在,是不是还应该继续坚持“刚性兑付”的潜规则呢?

  或许正如一位专家所言,“不允许违约事件的发生,加大市场主体的道德风险,既不能让发行人成熟,也不能让投资者成熟,更不可能有健康的金融市场。”可以说,如果没有违约事件的发生,资金的风险定价无从谈起,金融配置资源的效率也无从提高。

  影子银行是反思欧美金融危机时被广泛引用的词汇,被看作是欧美金融危机的重要导火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对影子银行的定义是,非银行机构进行的信贷媒介活动。但是,对于西方发达市场和国内金融市场而言,影子银行体系的运作机制和特征有着显著的差异。西方发达市场的影子银行,一般指通过杠杆操作持有大量证券、复杂金融工具等的金融中间机构。我国的影子银行,大多集中于三种形式的融资。第一类是银行表外业务,如理财产品;第二类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信托公司、小贷公司、财务公司和典当行等;第三类是民间金融。

  影子银行的产生有其客观的必然性。宏观经济的大背景是,在经历了2009年至2010年的信贷扩张后,中国开始紧缩货币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恶化了中小企业的信贷环境,正规金融体系融资供给的限制和实体经济旺盛的融资需求之间的缺口成为影子银行持续扩张的动力,这是金融市场化改革和居民财富保值增值意识提高过程中的市场自觉行为。但是,由于这些金融活动受到较少监管,这些金融行为本身也不够透明,影子银行对中国的金融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从影子银行的资金供给角度考量,社会资金对影子银行业务趋之若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影子银行体系存在的隐性担保,使得高收益、低风险的现实在影子银行领域长期未被打破。

  所以说,影子银行不破不立。疏导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破除隐性担保,使得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被合理定价,引导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重回正规金融体系,降低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积聚。当然,这一过程需要合理引导,避免打破刚性兑付导致的风险大幅溢出。

  还应当看到的是,影子银行的发展实际上是融资多元化进程的表现,有其积极的作用,主要动力是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受到的种种管制。监管不应该是简单地去影子化,应该是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对于合法合规的影子银行业务,通过加强规范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金融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监管环境;对于触及监管红线的影子银行活动,通过加快政策制定和提高监管力度,降低影子银行体系风险。

分享到:

热评话题

Back to Top
Baidu
map